当前位置: 首页 >> 生命快讯 >> 正文
首页
生命快讯
美国北卡大学医学院胡晋川博士在我院做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 2015-12-18 来源: 浏览次数:
       

 应我院生物系系主任卢晓云教授邀请,胡晋川博士12月17日下午14:30在生命学院308报告厅做了关于人类全基因组DNA损伤与修复图谱的学术报告。胡博士已经在DNA修复机制方面做了许多深入研究,其博士后合作导师Aziz Sancar教授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胡博士目前已经在Genes & Development、 J Biol Chem. 以及Nucleic Acids Res.等领域内影响力广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展板交流。2015年获得北卡大学博士后杰出研究奖。 

 首先,卢晓云教授对胡博士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方向做了较为细致的介绍,胡博士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科学学院,获得生物科学专业理学学士,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得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黄力研究员。之后在美国北卡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其合作导师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ziz Sancar教授。 

胡博士的报告内容主要围绕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机制研究。NER可以修复环境致癌因子如紫外线, 以及化疗药物如顺铂等导致的DNA损伤,与癌症发生和化疗效果密切相关。胡博士率先从细胞内分离了修复过程中切下的含有损伤的DNA片段,通过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第一次做到了在基因组水平上检测NER,并分析了转录对NER的影响,相关结果发表在JBC和Gene Dev上。利用该方法,胡博士等人发现基因组不同区域修复的先后顺序受染色体结构的影响,且与部分癌症的基因组不同区域的突变频率相关。DNA损伤的形成也会受到染色体结构等因素影响,而目前还没有一种灵敏准确的测序方法。胡博士等人建立了一种能以单碱基分辨率检测全基因组范围UV,顺铂等产生的损伤的方法,这种方法使我们第一次可以从基因组水平研究相关DNA损伤与修复,为进一步研究转录,染色体结构及其它因素对DNA损伤,修复和其引起的突变,以及对癌症的发生与化疗效果等的影响铺平了道路。 

报告结束后,前来听讲座的许多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就具体技术细节和一些科学问题做了认真的问答交流和讨论,一场精彩的学术交流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技术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