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命快讯 >> 正文
首页
生命快讯
以疫情为“教材”,将新冠病毒知识融入《生命科学基础Ⅰ》线上课堂
发布日期: 2020-03-31 来源: 浏览次数:

病毒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哪一类病毒?冠状病毒为什么被称为“冠状”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的2019-nCoV为何传染性比SARS病毒更强?它们之间的差异到底有多大?如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寻病毒的起源?这些问题在基础类科学课程——《生命科学基础Ⅰ》课程的“生物大分子结构模拟”实验中可以找到答案。

《生命科学基础Ⅰ》课程面向全校非生物专业本科生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生命科学素养和能力,使其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思路,具备从事本专业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创新工作的能力。在本学期《生命科学基础Ⅰ》课内实验“生物大分子结构模拟”实验中,教师将抗疫知识与课程教材相结合,把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内容融入到"线上课程"的教学中:在了解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学会了利用计算机来模拟、观察冠状病毒在感染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分子(刺突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的空间三维结构,并对不同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的刺突糖蛋白空间结构进行比较。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直观地认识,并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角度了解到不同冠状病毒传染性不同的原因。

课程中也对中外科学家在疫情发生后迅速开展病毒序列测定、病毒来源研究及病毒蛋白质分子结构解析的过程做了简要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为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课后,基于思源学堂(Blackboard)在线平台的讨论版功能,通过话题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促使学生利用课程知识,更好地做好疫情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我防护。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技术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